【热门】初二春节作文集锦5篇
在学习、工作或生活中,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,对作文很是熟悉吧,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、表达思想感情、传递知识信息。那么,怎么去写作文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二春节作文6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春节,是阖家团圆,迎接新一年到来的美好日子,可今年春节却半路杀出一个“瘟疫君”而导致全国人民不再像历年一样喜气洋洋。正直春节,大街上应热闹非凡,而现在却空无一人。
这个“瘟疫君”比20xx年的非典都要严重几分。这个“瘟疫君”是由武汉传染源引起的,转眼间,遭到感染的人已经上千了。超市中的口罩迅速售完,其他商店也都“关门大吉”,人与人之间说话都要戴口罩。望着越来越多的人确诊,我们的心都被焚烧着。一些良心企业以及明星们都向武汉伸出援助之手;无数医护人员请求前线奋战;一些生产工厂提前上班,为所有人带来保障。
虽然,国家的人员一直坚持抗战,可疫情却像脱缰的野马迅速传播着,越来越严重,全国高铁、火车、飞机多处封闭。许多村子也成了封闭式。
在这么可怕的时候,在抗疫第一线上,一名名“白衣天使”在为之奋斗!他们直面面对疫情,面对巨大的风险,是的,但他们并没有因疫情的可怕而退缩,把对国人的安危放在了第一位。
为了不再使疫情大规模传播我村广播天天都在播如何防止疫情传播——勤洗手,多饮水,尽量不要吃外面的食物,少出门,如发现发热、发咳,请及时就医检查。
我希望全国人民手携手共抗此次危险,都在自己家待好不出门,不乱跑。
加油,武汉!加油,中国!愿我们共同迎接抗疫胜利的美好时刻!
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,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,可你们知道我家乡——茶乡安溪的春节是什么样的吗?
除夕照例是要守岁的。新年的钟声敲响前,奶奶准备了丰盛的贡品,不顾馋嘴的我的讨要,准备在新年“拜天公”。供桌下面摆两张桌子,其中一张要铺上一块纹有金龙等图案的红布,用酒瓶、盛有白酒的茶杯压着,并且在这张桌子上面还要放一张桌子,分别供奉祖先与各路神仙。再往上就是一盏红灯笼了,也许是给神仙指路的吧。
到了0点,全家人由爷爷开头,每个人都要点上三根香拿着,向神仙、祖先祈福,最后还要毕恭毕敬地拜上三拜,大家都显得很虔诚。然后就是烧金纸和放鞭炮了。爷爷、爸爸和我一起在马路边上堆起一圈金纸,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,除了镀金的一面要朝上,龙尾还要向外,叠的时候还讲究交错排列。金纸快烧完的时候,爸爸把鞭炮铺开,我赶紧捂着耳朵躲得远远的。不一会儿,“噼里啪啦”的声音就传来了。这时,各户人家差不多也放起了烟花和鞭炮。顿时,耳朵被轰隆轰隆的声音夺走了,天空被照亮了,大地被震撼了,满城繁华,歌舞升平,这时候你会想到四个字——太平盛世,并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和幸福感。
除夕夜看什么呢?那还用说,当然是春晚,可我爷爷却很少看春晚——不远处有一个大戏台会演高甲戏,爷爷总是吃完年夜饭就与别人成群结队去看戏。小时候我也会跟着去,至今还记得经典的一幕:一个丑角不懂装懂,考官问他一个问题,他就转身面向观众,急急地走几小步,理理衣袖,又偷偷瞄考官一眼,接着随着伴奏响起,开始一起一伏地唱起来,大意就是他心里很慌,然后抓耳挠腮,窘态百出,惹人发笑……
怎么样?这就是我们家乡安溪的春节,欢迎你来体验!
不知不觉,时光飞逝,又是一个阖家团圆的节日--春节。可今年的春节,和往年好像有所不同。
除夕夜,大街上灯火通明,家家户户都坐在餐桌上,吃着团圆饭,与家人聊天,话家常。我像往年一样,跑到窗户前,等待着,12点的烟花噼噼啪啪的爆竹声。可是,一直等啊等啊,迟迟不见美丽的烟花,盛开在黑夜。
此时,爸爸走过来:“琪琪,别等了,今年不会有烟花了。”“为什么?”我疑惑。“你忘了,全城禁燃啊。”爸爸说道。“哦,好吧,我知道了。”没有了往年习惯的烟花和爆竹声作伴,心中还真有一点空缺,不习惯。但是,仔细想想,整个除夕夜安静了,空气中没有那呛人的火药味了。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春晚节目中……
大年初一,早早的起床,外面依旧是安安静静的,没有了以往把我吵醒的鞭炮声,安静的令我疑惑,这是不是在过年?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嘴里轻轻吟出王安石的?元日?看着窗外微微阴沉的天,沉默了。
是不是,再过几年,这首诗中的“爆竹声”就没有很多人知道了,不知道什么是爆竹,不知道什么是爆竹声,想到这,有些伤心。可是,燃放爆竹造成的空气污染对对人体有害,不放爆竹也对。
或许,禁燃,也是好的吧。毕竟,环卫工人不用那么辛苦,可以和家人一起好好过个年。过年期间的空气,或许会比原来也好些吧。表弟嚷嚷着要放炮,伯伯告诉他不可以,他就开始哭,想到以后就不能放炮了,还是有些难受的。
毕竟,放鞭炮也算是一种习俗了,古代,人们用鞭炮吓走了“年”以后每年都要放鞭炮,以祈求来年平安,大吉大利。
电视机上,放着去年的电影,里面,有美丽的'烟花,孩子的笑脸,人们的满足。或许,从现在起,我们就要学会适应,适应,没有鞭炮,没有爆竹声的新年。清除空气污染和爆竹纸屑的污染,对每个人的健康都有好处。
但不管怎样,春节,依旧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!
最后,祝大家,新年快乐,平安幸福!
一到十二月,年味就浓了起来。我们家也变得忙碌起来,因为外婆会从十二月开始就张罗着年货,张罗着过年,而外婆的每一次张罗都会给我们一次舌尖上的冲击。
你瞧,从大块的猪肉变成小节的香肠;从乳白色的鸡腿变成黑色的酱鸡腿;从清淡的鱼肉变成油滑的鱼干;十斤猪肉配上八两盐,腌制,压实。这样一来,外婆每天起床第一件事,就是要拖着年货去晒,晚上又搬回来。
最令人期待的事就是这些年货可以吃的时候了。没有打开蒸笼,热气就一股股冒出来,空气中已经凝结满酱香的味道,浓而不腻,香而稍甘,这种味道多么诱惑着我们的舌尖。目光跟着外婆的手,打开了竹片蒸笼,哇,酱香肠褐里透着红,咸猪肉很是饱满,鱼干肥溜溜的。馋涎欲滴的我立刻尝了一块,皮滑,肉紧,不咸不淡还透着一抹甜。这味道啊——真是爽。
记忆中最令人难忘的是每年的大聚餐,正月初二前一天,外公外婆,爸爸妈妈忙得不可开交。拿着厨师清点的菜单,一早赶到市集采购,下午又召集前门后院的邻居帮忙洗菜,第二天早上,厨房里急促的切菜声和匆忙的炒菜声就不时传出,我心里更期待了。
时间迫近正午,亲戚开着车来了,人也渐渐地多了起来。家,变得更热闹了,年,就这样越来越浓了……
听熟悉的声音,不知不觉到饭桌前,桌上烧麦里碧绿的颜色,透露出蒸熟后皮薄如纸的面团;当奶油恋上芝士,香浓的甜意沉浸在芝士的丝滑里;乳白色的鸡肉,悄悄腌制在虾油里……这大鱼大肉也要花一阵心思吧。
“快坐下一起吃!”二婶婶尖细的声音叫醒了我,眼前匆忙的身影,在宽大的客厅里不断闪过,显得客厅变得略微拥挤了些。
望着桌上的美食,好像它们不是一道道菜,而是一件件艺术品。感觉到,一块块酥饼触碰到我的舌尖,一碗碗佳肴触到了我的舌根,细腻的果汁划过味蕾,直沁肺腑,山珍海味的甜蜜久久不能忘怀……
怎能忘怀,舌尖上的春节。今的年还没走,可我已在期盼明的年,明的舌尖上的春节!
祝大家也过一个舌尖上的春节,春节快乐!
“嗒,嗒,嗒”十二点的钟声来临,新年来了。可我没有半点喜悦,一闭眼,稚嫩的童年浮现在眼前,天好蓝,树好绿,扑闪扑闪的大眼睛好亮,洪亮清澈的声音,好美……
十三个新年,十二次喜悦,唯一的一次悲哀。我长大了!再也不能随心所欲的玩耍,因为父母严厉的警钟时刻在耳边敲响;再也不能无理取闹的索要更多的爱,因为低落的成绩让我没有勇气;再也不能和朋友牵手走过校园,因为学习的压力无情的抛向了我 ……
好想好想抛开所有,去做那个属于小学的公主,继续享受他们的呵护,重新成为“掌上明珠”。好想好想忘记一切,去做那个老师心中的三好生,听着讲台上的朗读声,兴奋的飘飘然。好像好想穿越时空,去做那个母亲眼里的乖乖女,带回优异的成绩,看着母亲脸上朵朵桃花如日绽放……
新年,一个喜庆的名词,还自己一个好心情,哼着小曲,去找儿时的记忆…广场上,一群青春靓丽的姑娘,冰雪还未消融。不是说好什么都不管吗?任凭寒风吹透脊骨,笑容永远如阳光般灿烂,“冰儿,你笑得好真哦”我瞪了一眼她,随即狠狠的回了一句“你笑的确实不真”“谢谢··不对,坏丫头”争斗,永远是我们的热门话题,因为我们这群能文能武的姑娘,从来不愿埋没她们最原始的天性。
一圈走下来,心情很释然。上网,登QQ,贺卡,贺卡,还是贺卡,刹那,我的邮箱容量爆满。但是,祝福总是越多越好,我整理好这些邮件,又一封一封的回复,发到手软,竟还没发完。
“嘀嘀嘀,嘀嘀嘀”群里沸腾了,同学们如火如荼的展开了疯狂式聊天,就连平时不肯说话的几个,都时不时的插几句,又怎能少得了我呢?
一聊便聊的忘记了时间,该吃饭了。
老妈做了我最爱吃的糖溜红薯,我献殷勤的端盘子,顺便把它移到我的嘴边。原来幸福很简单。
夜色降临,和美的月光打在脸上,今天不是中秋,为何月儿如此的圆?
文档为doc格式